中国石油学会
 油学地字[2020]1号
 第六届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大会
 通知
 (第一号)
 “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大会”是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、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、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、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联合举办的全国性专业会议,为我国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的科技人员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。经商定,本届大会拟于2020年11-12月在海南省海口市或广东省湛江市举办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 —、主办单位
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
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
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
 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
 二、承办单位
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
 中海石油(中国)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
 三、协办单位
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
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
 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
 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
 四、会议主题
 创新开发地质理论方法,助力国家油气上产稳产
 五、会议专题
 1. 储层构型研究进展
 重点:储层构型原型模型、储层构型演化机理、地下多井构型分析方法、储层构型地震响应及解释方法等方面。
 2. 剩余油气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进展
 重点:剩余油控制因素分析(低序级断层、渗流屏障、油气藏性质动态演变、优势渗流通道等)、剩余油形成机理、剩余油分布精细表征方法等方面。
 3. 低渗-致密油气开发地质研究进展
 重点:低渗-致密油气(致密油气、页岩油气、煤层气)储层质量差异分布、 裂缝分布、油气差异分布、储层地质力学与储层可压裂性等研究方面。
 4. 特殊岩性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
 重点:特殊岩性(缝洞型碳酸盐岩、火成岩与变质岩等)储集介质形成与分布、油气藏内幕结构等方面。
 5. 新技术在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及应用进展
 重点:数字岩心、测井与地震及动态监测资料应用、水槽实验、沉积数值模拟、野外原型解剖、油气藏地质建模、多学科多信息融合。
 6. 智能油田建设新进展
 重点: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在油气开发地质研究的应用。
 六、交流形式
 1. 大会主题交流
 2. 分会场专题交流(含研究生论坛)
 3. 专题沙龙
 4. 野外地质踏勘
 七、会议日期及地点
 1. 会议时间:2020年11-12月,会期2天,会后野外地质踏勘1天、油气藏开发地质教育论坛1天
 2. 会议地点:海南省海口市或广东省湛江市
 具体时间、地点另行通知
 
 八、投稿要求
 1. 论文须是作者近年的研究成果,并具有一定前沿性、创新性和或实用性。
 2. 投稿接受摘要或全文。摘要字数500字左右,全文字数控制在8000字以内。相关格式可参考《中国海上油气》期刊编辑部的相关要求(投稿文件命名格式:摘要(或全文)一单位(或学校)名称一投稿专题一姓名)。
 3. 会议将评选出优秀青年(40岁以下)论文、优秀研究生论文。参加优秀论文评选须全文投稿。
 4. 投稿截止日期:2020年8月30日,投稿邮箱:kfdz2020@。
 5. 会前印刷会议论文摘要集,会后推荐优秀论文到相关学术期刊公开发表。
 6. 投稿内容请勿涉密。
 九、联系人
 许磊,电话:010-84520429. E-Mail:xulei22@cnooc.com.cn
 董洪超,电话:010-84524815, E-Mail:donghch@cnooc.com.cn
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南街6号中海油研究总院B座邮编:100083
 邮编:102249
 岳大力,电话:010-89734151, E-Mail:yuedali@cup.edu.cn
 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